气象局“十二五”有效发挥气象服务功能的基本思路
作者: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26日 点击率:
气象局“十二五”有效发挥气象服务功能的基本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始终坚持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大力提升社会安全的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大力提升为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在省、市气象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十二五”,吉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对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的损失加重、威胁加大,气象防灾减灾任务更加繁重。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加强气象科技支撑提出了新的需求;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相比,我县气象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
(一)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一是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能力提出了新需求。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县干旱、暴雨洪涝、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强,应对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防灾减灾、应对极端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气象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部门合作与联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程度还不够高,公共气象服务对气象业务的引领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引领、以预报为核心、以监测为基础的业务链条还不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现代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还未完全实现;三是履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还相对较弱。由于多方面原因,我们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上还比较弱,公共服务职能须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社会管理投入不够、监管力度偏弱、执法手段较少、执法能力不足等现象依然存在,探测环境保护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严重。
(二)现代气象业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一是气象预测预报能力与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究不够深入,灾害性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率有待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延伸期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和开发等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二是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还不够宽。气象部门通过加强与广播、电视、通讯等部门的合作,气象服务的覆盖面相对前些年有了大的提高。但是公共气象服务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对边远山区、农村、弱势群体气象预警的覆盖率较低;三是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的支撑和保障还不够有力。科技体制和人才体制创新不够。科技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对业务的支撑作用,人才对科技和业务的保障作用,业务对科技和人才的引领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没能得到充分地体现,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科技型就是要体现业务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基础性就是要体现气象信息准确性、优良性和连续性。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对气象事业的财政支持不断增大,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气象部门的业务、科技服务、社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缓慢,气象服务包括气象科技服务的科技含量还较低。存在这些不足的核心问题是人才综合素质不高。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有效发挥气象服务功能的思路是:围绕需求,着力做好重点领域的气象服务;大力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气象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
一、围绕需求,着力做好重点领域的气象服务
“十二五”时期,从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做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出发,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的气象服务能力。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加快建立“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应对防范”有机统一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加强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完善现有监测站网,构建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体系,重点做好农村、城市、重要江河流域、森林、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高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以及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加强对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致灾机理,以及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科学预测预防水平;强化应对各类气象灾害预案的编制,不断提升气象为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和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社会活动等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加强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加强区域重大气象灾害联防;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和互救能力;加强气象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以及防御地质灾害、雷电灾害等的服务能力。在重点流域、大型水库、干旱地区,开展以人工增雨抗旱、河流和水库增水、防火扑火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候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计算能力,提高气候系统的模拟能力,不断提高气候变化预测预估准确率。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和减灾能力。加强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制定提出并实施减轻不利影响的科学适应应对措施。提高区域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能力,在经济建设和城乡建设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评价和灾害风险评估,加强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科学规划和设计,夯实应对气候变化及其风险的工程基础。加强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的对策研究,向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气候变化业务产品和决策服务产品。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发挥气象在制定和实施地方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完善全社会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强化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教育和培训能力,营造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环境。扩大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二、大力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一)、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
1、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提高决策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主动性、综合性、时效性。加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气象服务,开展粮食安全决策气象服务,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决策气象服务。
2、大力加强公众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做好面向民生,面向农村和城市的针对性服务,不断丰富公众服务内容与产品种类,努力做到第一时间、第一发布。
3、努力拓展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领域。提高服务针对性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农业、水文、交通、能源、卫生、旅游等专业气象服务,延伸服务链条、提升科技水平。
5、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撑系统,完善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加强作业系统、监测系统和效果评估系统建设。
6、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气象服务。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事发点气象条件监测工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气象预报服务。
7、积极开展雷电防护工作。加大防雷设施的检测力度,加强对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防雷安全监管。在做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防雷设施的年检,确保防雷设施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真正起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即针对:大型建设工程和高层建筑、重点工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将雷击风险评估结论作为防雷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行政许可的技术依据,切实把雷击风险评估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
1、短期预报:依托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发展和释用技术的改进,研究卫星、雷达、自动站以及遥感、遥测等多种观测资料融合技术,建立有本地特色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努力实现天气预报的定量化、精细化和无缝隙。优化、完善1~7天气象要素定量预报业务,空间精细度达到乡镇,预报准确率稳中有升。开展0~24小时内6小时间隔定量降水落区预报业务。建立台风、暴雨、寒潮、高温、大雾、强对流等分灾种天气的监测预警业务系统。
2、短时预报:结合外推预报与数值预报技术,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融合各种观测资料,发展强对流天气的识别技术,开展12小时内逐3小时间隔的短时预报业务和2小时内的临近预警业务,改进完善闪电、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灾害的短时临近客观预报产品质量,建立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客观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3、中期预报:加强4~10天中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设,重点提高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中期预报能力。进一步研究高影响天气的大型环流系统演变规律和异常环流特征;应用大气动力学、统计学等方法,研制客观定量的中期天气预报方法;开展多模式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研究,建立各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模型;研制出具有中期预报特色的预报技术和预报产品的集成系统。
围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发展需求,完善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网和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气象观测。进一步提高观测系统运行监控能力。加强装备维修维护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力度。
进一步完善领导人才的选拔机制,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政治坚定、注重品行、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完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机制。以事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计划。充分利用中国气象培训中心远程教育培训管理平台,积极开展全员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培训工作。
三、加强气象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
“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为气象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利用计算机、卫星通信、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和丰富气象服务手段与形式。建设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传播载体,实现气象服务信息“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实现气象服务广覆盖。进一步完善手机短信、电话、农村有线广播前端接收机等设施,在农村、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逐步设立气象电子显示屏和多媒体显示终端。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分片群发与综合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媒体、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发布资源发布气象信息。推动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发展气象信息员队伍。建立气象灾情调查收集快速响应系统,完善气象灾情直报制度,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力。开展气象灾害普查,掌握我县气象灾害的分布范围、危害对象、灾害损失、最大强度、易发重发区位置等,并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减轻气象灾害风险的对策与措施。建立气象灾害灾时跟踪评估业务,实现气象灾害发生后对灾害现实情况和可能发生趋势的适时性评估,为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及时了解灾情和组织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建立气象灾害灾后终评估业务,实现气象灾害结束后对灾情的总结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灾害种类、灾害强度、灾害活动时间与地点、致灾因子、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数量、经济损失和防灾减灾措施等。建立完善决策气象服务信息编辑加工平台。增强气象决策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建立决策气象服务数据库,实现各类决策服务资料的便捷检索、查询、分析、处理。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自动化、遥测化农业气象观测和信息传输系统、卫星遥感资料接收与处理系统,建设水稻生长遥感地面辅助站及遥感地物特征样方,建立水稻生长遥感监测数据库管理与共享系统,形成对洪涝、干旱、低温冻害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发生发展及其影响的多元化监测。实现灾害监测手段多元化、监测信息可视化。建立农业气象决策支持系统。围绕优质水稻及其它特色农业的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与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为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合理布局及安全生产提供决策支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基地,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二0一0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