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分析
作者: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23日 点击率: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稳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工作任务,加快发展,加快脱贫,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健康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55786万元,可比增长9.6%,总量居全市第1,增速列全市第4。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稳、进、好”三个特点。
(一)“稳”表现在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性、均衡性、协调性增强。
一是持续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主要经济指标位未出现大起大落。上半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实际利用外资、人民币贷款余额、工业用电量等10项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增速,排位居全市前列。尤其是工业用电量自去年10月份以来已连续8个月保持正增长,最近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2%,利税同比增长27%,三项经济指标均保持稳定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在全市排位均靠前,分别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0.2、0.4、0.9个百分点。
二是均衡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首先是各项先行指标和基础指标如财政八项支出、服务业营业收入、房地产销售、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农业、建筑业增长较快,与主要经济指标匹配性较高,支撑性强。其次是居民收入、物价水平保持稳定,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09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85元,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1,增长2.1%。全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12.18亿元,同比增长25.5%,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1.07%。再次是扶贫攻坚成效显著。自4月25日“脱贫攻坚月”活动开展以来,已派出86名优秀党员干部挂点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各项产业扶贫资金投入达7500万元,发放产业扶贫基金2500万元,新成立了井冈蜜柚等农民产业合作社204家,覆盖了5986户贫困户。光伏产业扶贫覆盖贫困户8443户,其中3588户已开工建设,865户已完成建设。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拆除面积近155万平米,占总任务的97%。
三是协调性,全县继续深化“五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战略,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一产,上半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3368万元,可比增长4.5%,列全市第1。出栏生猪36.1万头,肉用牛5.2万头,出笼家禽1816.5万羽,全县早稻种植面积达34738公顷,产量达214765吨,新增绿色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新增井冈蜜柚种植面积8800余亩,新增横江葡萄设施栽培面积2000余亩。新增桑葚基地两个,种植面积为1600亩,产量230余吨,产值达1300余万元。二产,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30929万元,可比增长9.7%,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0.9亿元,同比增长13.47%,实现利税16.45亿元,同比增长19.67%。其中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9.5亿元,同比增长12.55%,实现利税13.02亿元,同比增长18.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9户。三产,上半年全县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99410万元,可比增长10.7%,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达38883.9亿元,同比增长30.62%,利润总额达3675.5万元,同比增长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6266万元,同比增长13.7。重点服务业企业达35家,限额以上商贸业企业达28家。
(二)“进”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增幅回升,排位靠前。
一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全县主要经济指标较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均有所回升。上半年,全国、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生产总值分别增长6.7%和9.1%,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就我县而言,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5786万元,可比增长9.6%,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二产增长10.5%,较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三产增长10.7%,较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另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速较一季度提高8.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较一季度提高9.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实际利用外资、人民币贷款余额、工业用电量增速分别较一季度提高0.45、16.22、6.5、3.3个百分点。
二是在各县(市、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县大部分指标排位前移并靠前。上半年,共有10项经济指标增速较去年同期在全市排位前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列全市第3,较去年同期前移2位,较一季度前移3位,工业用电量增速列全市第8,较去年同期前移4位,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列全市第4,较去年同期前移4位,较一季度前移3位。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3.6%,总量居全市第1,增速列全市第7,比去年同期前移2位,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总量列全市第3,增幅居全市第1,分别比去年同期前移1位和9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7%,总量列全市第4,增幅列全市第1,较去年同期前移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列全市第4,增幅列全市第2,较去年同期前移9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总量列全市第9,增幅列全市第10。
(三)“好”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结构趋优。
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产业机构方面,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完成103368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353008万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完成199410万元,增长10.7%,三次产业占比分别:15.8:53.8:30.4,一产和二产占比均有所下降,三产占比较2015年度提高3.5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上半年,部分高耗能和产能过剩工业品产量下降,铁精粉产量同比下降15.17%、原煤产量同比下降66.29%、饲料产量同比下降55.72%,商品房销售面积达6.56万平方米,增长9.8%,1~7月份销售面积达7.58万平方米,增长7.6%。今年全面实施营改增以来,国税累计减免增值税1800余万元,预计全年减免税收2亿元,地税充分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预计全年为企业减税8250余万元。交通运输局取消车辆按季二级维护竣工质量检测,可为企业降低费用72万元,对物流企业纳税额的地方留成部分95%奖励给企业,可为物流企业降低成本5028万元。人社局适当调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低于当地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企业,按实际缴纳失业保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可为企业降成本1248.11万元。全县“三去一降一补”任务逐步落实。
二是用电、信贷、投资、现代服务业等先行指标趋强,为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用电方面,上半年,全县工业用电量为1880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9%,较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排位前移4位,增速从去年10月份的0.7%开始摆脱负增长到12月份的2.4%、今年一季度的16.6%,到现在的19.9%,增幅逐步提高,排位前移。信贷方面,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892385万元,同比增长16.6%,总量列全市第3,增幅居全市第1。投资方面,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4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51.3亿元,增长22.4%,占据投资总额的半壁江山,民间投资完成65.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7.6%,成为拉动投资的主力军。现代服务业方面,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完成增加值23520万元,可比增长5.9%,金融业完成增加值18800万元,可比增长18.2%,营利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8803万元,可比增长14.4,非营利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48988万元,可比增长7.2%。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4亿元,其中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交易额达1.2亿元,举办了吉安县第一节旅游商品博览会,实现旅游收入11.4亿元,接待游客180.1万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25.3%和24%。工业用电的持续攀升、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民间投资的活跃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体现出经济活力的增强。
二、需要重视的问题
受全国全省经济发展下行压力传导影响,今年以来我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呈整体回落之势,经济增长趋缓,下半年我县经济增长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是工业经济面临多重困境。当前我县工业经济面临着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下行压力较大,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还在途中。同时,由于企业运输、劳动力等经营成本逐年增加,而产品市场价格却持续走低,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6%,企业利润遭受内外双重挤压,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全县许多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二是投资和出口拉动后劲仍显不足。上半年新开工项目少,5亿元以上非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22.08亿元,增长-14.7%,投资施工项目个数为33个,增长-13.2%,亿元以上施工项目为24个,增长-20%。今年新开工项目9个,增长-1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9个,增长-10%,均为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偏慢,受上半年雨水较多以及审批、报建手续滞后、资金筹措难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部分项目不能按时开工,多数项目未达到序时进度。上半年全县外贸出口额为15285万美元,同比下降53.7%,一季度同比下降19.6%,1~5月份同比下降63.8%,下降幅度持续扩大。
三是财政增收压力大,收入质量下滑。上半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增幅虽有连续回升态势,但仍未达到“双过半”要求,差欠序时进度2.82个百分点。收入质量亟待提升,1~6月份税占比在全市排位倒数第1,比全市平均水平低8.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
三、下半年工作建议
虽然上半年我县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当前国内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为确保下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项目建设,强化投资拉动。要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通过引进一批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带动投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投资结构,从当前投资结构看,房地产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等一些传统投资领域已经面临增长瓶颈,因此,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找准投资方向,引导投资集中到有利于改善吉安县产业结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力的创新平台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寻找新的可持续的投资增长点,实现投资健康发展。二是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实体经济。鼓励已入驻园区企业挂牌新三板或地方股权交易中心,加大直接融资比例;鼓励社会产业资本对接园区企业做大做强;激发民间投资热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投资市场机制,实现政府投入与民间资本互促共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三是在推进项目建设上追求尽早投产,进一步推进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促其早日投产,加强对重点项目尤其是5亿元以上产业和非产业项目投资完成情况的跟踪监测,掌握进度。
(二)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要抓紧发展高效现代农业,保持第一产业的持续发展。二是要进一步促进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县有很多工业企业的典型特征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原材料的初级加工,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大力引进高附加值、资本密集型、产业链上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对改善我县工业产业结构具有长远和决定性的意义;鼓励引进先进管理人才,运用互联网+思维,对我县传统型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和模式。三是要持之以恒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快慢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关键,在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也要加快对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业等新兴营利性服务业的发展,尽快壮大我县的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扩大有效需求,稳定经济增长。一是要积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我县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新常态下的投资不再盲目乱投资,而是重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正确引导社会资金有序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整经济结构,补上经济发展的短板,引导经济实现稳增长。二是要重点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当前居民消费处于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要进一步贯彻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加大“四个一”产业精准扶贫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导住餐业加快转变经营模式,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培育消费热点,有效刺激消费,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四)加强预警监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县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对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指标的调控力度。一方面,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通过对主要经济指标的跟踪和监测,尽早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拿出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化解经济下行风险,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尽快熟悉吃透省市考评方案,从现在开始加强对考评指标的跟踪、分析和调度,提高相关先行指标和基础指标与主要经济指标匹配性,特别要注意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关的基础指标,虽然上半年我县大部分基础指标较好,但仍有少数指标排位靠后、部分指标增速下滑,对于这些差欠指标应加强监测,分析原因,加大调控,补齐差欠。确保所有考评指标客观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