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 | 县人大 | 县政府 | 县政协 网站地图 | 繁體中文 | 英文版 | 无障碍阅读 | RSS定制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 正文

找准差距 做大总量 提升质量

作者: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11日  点击率:

近年来尤其是“十二五”时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吉安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发展决策部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今年年初我们在总结分析“十二五”时期所取得的成绩时,用了六个“倍速增长”来概括,总量增长最高的出口额达3.6倍,最低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倍,多数指标增长集中在2.1~3.3倍之间,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成绩值得肯定,差距不容忽视。虽然我们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并且在全市经常处于领头羊、排头兵的位置,但如果以全省的视角来观察,与全省十强县(市、区)相比,不论是总量、结构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方面,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总的来说,我县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经济总量不大。2015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42.95亿元,可比增长10.1%,总量居全市第1,增幅列全市第3,在全省排位分别列第34、15,人均生产总值达30279元,同比增长9.7%,总量列全市第7,列全省第53。GDP列全省第1位和第10位的分别是新余市渝水区、抚州市临川区,达739.8亿元和341.6亿元,分别是我县的5.2倍和2.4倍,分别相差596.8亿元和198.6亿元。人均GDP分别为86674元和30766元,列全省第6和第50,渝水区是我县的2.86倍。人均GDP列全省第1位和第10位分别的是景德镇市昌江区和南昌市湾里区,达128590元和74472元,分别是我县的4.2倍和2.45倍。吉安县国土面积列全省第33,人口数列全省第35,而渝水区和临川区的国土面积分别列省第44和第32,人口数分别列全省第8和第3。国土面积比我县还小,虽然人口数比我县多,却创造比我县多好几倍的经济总量。同时我县的财政总收入(列全省第2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列全省第2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列全省第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全省第4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列全省第44和68),在全省排位也不占优势。财政总收入超30亿元的县(市、区)全省有8个。从财政总收入和GDP在全省的排位可看出,这两个指标的匹配性有待提高。

产业结构不优。一是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上2015年,我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8.6:54.5:26.9,吉安市为16.4:49.5:34.1,江西省为10.6:50.8:38.6,全国为16.4:49.5:34.1。与全市、全省、全国相比较,我县第一产业较为稳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占据半壁江山有多,在全市列第2,第三产业服务业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在全市列第13,末位。服务业占比列全市第3的遂川、第4的永新均高于全市、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体现在产业内部结构上。首先是农业内部结构不优2015年我县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总增加值比重为0.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2%)1.3个百分点,列全市第12,倒数第2,低于占比最高的青原区和井冈山(5.4%)4.8个百分点;其次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优。主要表现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2015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十二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达10.7亿元,处于全市中等水平,列全市第7,传统服务业占比达62.1%,现代服务业占比仅为37.9%。现代服务业中,居民服务业占比为12.7%、商务服务业占比为13.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仅为1.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比仅为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仅为3.9%,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占比仅为4.2%,房地产服务业占比仅为0.4%,后5个行业占比在全市排位落后,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全市缺乏竞争力。

动能转换加快。从发展动力看,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加强,且持续性较好,这些趋势可以从今年1~10月份相关经济指标和2015年科技创新数据上得到反映。一是资金投入增长较快,1~10月份人民币贷款余额达96.1亿元,同比增长25.57%,总额列全市第3,增幅列全市第4,比上年同期提高10.8个百分点,排位较上年前移5位。今年以来,我县人民币贷款余额不论总量还是增速,始终处于高位运行,排位处于全市前列,增幅有多个月份居全市第1。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持续的大力度的信贷投放为我县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二是内外资引进增长较快,1~10月份,我县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达39.28亿元,同比增长13.86%,实际利用外资8443万美元,同比增长6.59%,总量均列全市第2(经开区第1),增速分别列全市第3和第6。三是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持续扩大,1~9月份我县服务业十二个重点行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8970.6万元,列全市第3,同比增长26.9%。其中,道路运输、软件与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科技推广与应用、机动车与电子产品修理、广播电视等分别增长42.27%、38.64%、23.07%、170.28%、273.99%、23.66%。四是创新驱动增强,目前,全县共有16家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博硕协讯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裂变发展,上缴税收达2.46亿元;先歌音响实现了整体搬迁,拥有14个世界一线自主品牌,实现了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到世界著名品牌的产业化生产。2015年全县专利申请量239件,授权量107件。2014—2015年,全县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省级优秀新产品20项、省级重点新产品鉴定23项、省级新产品鉴定40余项。

发展趋势向好。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进一步深入,在全国经济增长适度放缓的大环境大趋势下,各地也越来越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也体现在各地的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就我市我县而言,在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中涉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大部分是与经济增长(GDP)关联的核算指标以及反映经济形势的先行指标。也就是说,虽然现在不直接考核GDP了,但跟GDP的关联性依然很紧密,而且考评体系的设计更为科学严密,更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考核的导向作用非常明显。前三季度,在县一级与GDP核算关联的15个基础指标中,我县农业增加值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建筑业增加值以及增速、批发业增速、零售业增速、餐饮业增幅、存贷款增速、服务业业营业收入、财政预算八项支出等11个指标排位进入全市前3位,尤其是农林牧渔业增速、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批零住餐增速、财政八项支出增速多数月份处于全市领先位置,为全市经济增长作出较大贡献,获得市里好评,为年终考评打下良好基础。1~10月份我县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9.1%,工业用电量增长15.2%,今年以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83元,同比增长14.5%,增幅排位居全市第1,列全省第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454元,同比增长9%,总额除市中心城区外居第1。基础指标与主要经济指标较高的匹配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佐证,客观真实反映了我县经济基本面健康向好的趋势。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我县经济发展是有喜有忧,只有看清问题、找准差距,才能找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好办法。以下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总的来看,我县农林牧渔业发展保持稳定,增加值和增幅均处于全市前3位,但发展层次偏低,效益不高,多数停留在传统农业、家庭农业层面,规模不大,增收困难。现代农业中占很大比重的是农林牧渔服务业,因此我们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应在农林牧渔服务业上。我们必须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大“四个一”产业扶贫力度,进一步推动横江葡萄、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绿色蔬菜、畜禽养殖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并以此带动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林下农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引进一些技术先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经验丰富的农业经营管理企业,培育几家农业龙头企业,比如井冈蜜柚和油田黑木耳等,这样一来,农业产业链得以延伸,农产品附加值得以提高,可以为市场供应更为优质的农产品和高效的农业服务,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大提升。

二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物流运输、电子商务、商务服务、居民服务、文化娱乐、信息技术服务以及高端住宿餐饮等行业,这些行业都属于高营利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性强、层次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收入较高,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和宜居性的作用非常大。就我县而言,近几年现代金融、物流、电子商务发展较快,还应侧重居民服务业、文化娱乐业、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住宿餐饮也的发展。同时,还应重视非营利性服务业发展,也就是公益性事业、民生事业的发展,这是GDP核算的重要一部分,其基础指标就是来源于“财政八项民生支出”,这也是今年的考评体系中新增这一考评指标的目的。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来提升我县的吸引力,提升城市集聚效益。而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三农、服务城镇化、服务工业和项目建设上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加快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我县工业经济总量是比较大的,处于全市领先位置。但在当前土地、环境、资金等要素瓶颈制约明显,劳动力成本、用电价格、原材料价格上升,产业政策导向调整的大环境下,传统、粗放式、高投入的工业发展难以为继,虽说我县有电子信息产业,实际上也是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纳税贡献也不大。应大力引进高附加值、资本密集型、产业链上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这对于改善我县工业产业结构具有长远和决定性的意义。鼓励引进先进管理人才,运用“互联网+”思维,对我县传统型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和模式。同时,应加大力度化解和淘汰落后产能,对于一些高投入、高耗能、资源型、污染型企业加快关停并转步伐,腾出土地、环境、资金、政策空间,减轻负担。

 

?